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专题 > 学术论文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浏览:0 次 编辑: 日期:2018-11-08 09:39:51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吴汉卿 吴军尚 吴军瑞 闫传生  北京世针联中医微创针法研究院
  徐敬博 韩旭东 田宽红   南阳亚太风湿骨伤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0例,对照组300例;治疗组采用筋骨三针疗法治疗,3日治疗一次,2周一疗程;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每周5次,2周一疗程;两组均在疗程结束后及随访6个月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疼痛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3.4%,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0.8%,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筋骨三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疼痛的改善优于针刺(对照组)。结论: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明显减轻患者颈部、上肢部、手部疼痛、麻木等症状,迅速缓解患者功能障碍,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筋骨三针疗法;针刺;疗效观察

概述:颈椎病归属于中医学“颈痹症”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多由年老体衰,肝肾之气日渐衰退,精血亏虚,筋骨失去濡养,加之慢性劳损、风寒外袭,以致经脉不通,血脉运行不畅,局部气虚血亏,“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从而出现头项强痛、颈肩麻木、眩晕等一系列症状。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在椎周软组织退性变的基础上,受到了急慢性损伤,筋结形成,从而刺激压迫了颈部的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1]
目前,应用传统的针灸、按摩、牵引等方法治疗本病,见效缓慢,而西医手术治疗则存在创伤大、易并发后遗症等问题。中医筋骨三针法,即不同于传统针刺循经取穴,也不同于针刀疗法按照解剖定位,而是按照十四经筋区带-三关定位法,沿经筋区带循经松解筋结治疗[2]。既有微创针刀松解筋结、分离粘连、减张止痛的作用;又有针灸疏经通络、调整内脏功能,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收集观察病例均来2016年6月~2018年6月河南南阳亚太风湿疼痛医院门诊病人,按患者首次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
对照组,每组各300例。
治疗组:共300例患者,其中男性146例,女性154例;年龄**小27岁,**大74岁,平均(51.6±3.9)岁;病程**短1月,**长17年,平均(19.6±16.7)个月;病情等级:轻度128例,中度96例,重度76例。
对照组:共300例患者,其中男性152例,女性148例;年龄**小26岁,**大73岁,平均(49.2±4.1)岁;病程**短不足1月,**长18年,平均(18.7±15.6)年;病情等级:轻度133例,中度102例,重度65例。
两组资料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等方面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0年版《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拟定本研究西医诊断标准[3]:
    ①颈痛和颈部发僵,伴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②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颈部活动、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③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④临床检查 :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肌肉紧张,棘突、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⑤X线: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1.2.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印发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4]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1.2.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无严重器质性病变如肿瘤、血液病、脏器衰竭者等;③近三个月未接受过颈椎病各种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④受试着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排除标准:①全身性疾病如感染发热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④手术适应证;⑤X线示:骨结核、骨肿瘤病例。
1.2.5病例脱落标准: ①试验过程中,依从性差,影响有效性评价者;②未按规定治疗,合并其它疗法或药物,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③受试者自行退出试验。
1.2.6病例剔除标准:①中途不合作者;②违背试验方案,中途用其他治疗方法者;③病例选择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的病例;
1.2.7脱落或剔除病例的处理:①填写CRF中“临床试验完成情况总结表”; ②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者,应填写“不良事件/反应记录表”;③如确认为脱落或剔除病例,而患者又要求继续治疗,研究者应继续给予患者相关治疗,不再纳入观察病例。
2 治疗方法
2.1 筋骨三针法(治疗组)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本病主要选取手三阳经筋区带与足太阳经筋区带筋结点[5]。  
①针具  微型筋骨针。
②体位  俯卧位。
③操作规程  按“一明二严三选择”的操作规程,结合X线片所示,按筋骨三针法定位,皮肤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具体操作如下:
    a针:在颈椎5~7横突后结节,于棘突间旁开1.5寸,
快速纵行进针达筋膜层,逐层松解筋膜结节,深层旋转3-6针,快速出针,贴创可贴。
b针:冈上筋结点,位于肩胛冈上中外1/3点,
向外下45度角,斜行进针达冈上肌筋膜层,应用筋膜扇形松筋法松解3~6针,快速出针,贴创可贴。
c针:桡骨粗隆筋结点(手三里)位于外上髁前内下方2寸,
快速纵行进针达筋膜层,应用筋膜弹拨分离法松解3~6针,快速出针,贴创可贴。
手指麻木者可配合手阳关三针:
a针:间谷筋结点(三间透合谷):前额部阳明经头痛,选用微型筋骨针向心性进针达筋膜层,应用筋膜扇形松筋法。
b针:外劳宫筋结点(上八邪透外劳宫):颞部少阳经头痛,选用微型筋骨针向心性进针达筋膜层,应用筋膜扇形松筋法。
c针:后溪筋结点(前谷透后溪):后枕部太阳经头痛,选用微型筋骨针在小指掌指尺侧向心性进针达筋膜层,应用筋膜扇形松筋法。
    晚期麻木期可应用经筋飞挑法结合末端筋膜叩刺法,沿麻木区按三道线三针法飞挑。该疗法传承于传统针法的挑法,选用微型筋骨针,沿四肢及躯干部筋膜分布区或神经线路反射点,轻快飞挑。或在病变关节的交叉对应关节部位,左手配右足,右手配左足。快速进针达骨膜层,进行骨膜快速叩刺法,每分钟120~160次。
④疗程:3日治疗一次,2周为一疗程。
2.2 针刺治疗方案(对照组)
      (1)主穴:颈夹脊、大椎、天柱、后溪、颈百劳。
    (2)对症配穴:肩胛酸胀明显者,加大杼、天宗;上肢前臂桡侧麻木者,加曲池、合谷;上肢前臂中部麻木者,加尺泽、阳池、关冲;上肢前臂尺侧麻木者,加小海、中渚。
(3)操作方法:使用φ0.25×40mm不锈钢一次性针灸针,75%酒精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施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项、肩部传导为佳;大椎穴和颈百劳直刺1~1.5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其余穴位按常规针刺,留针30min。
(4)疗程:每周5次,2周一疗程
 3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项目:VAS疼痛评分、临床疗效、远期疗效、不良事件/不良反应。
3.2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4.1.1 VAS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进行VAS疼痛评分,0分表示无痛,lO分代表难以忍受的**剧烈的疼痛。
4.1.2 临床疗效:
参照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订的标准:
痊愈:原有各型症状完全消失,肌力正常,颈、肩、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显效:原有各型症状明显减轻,病情程度改善一个等级以上,疼痛程度改善一个等级以上或目测类比定级法 (VAS)减少3以上。
有效:原有各型症状减轻,病情或疼痛有改善,但均不显。
无效:症状没有改善,同治疗前。
4.1.3远期疗效:
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治疗后情况进行随访。
4.2治疗结果:
4.2.1脱落/剔除例数:治疗组12例,对照组21例。
4.2.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情况、临床疗效、远期疗效情况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比较 (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结束 随访6个月
治疗组 288 6.70±0.77 2.66±0.49※※▲▲ 3.90±0.59※※▲▲
对照组 279 6.67±0.68 3.30±0.55※※ 4.59±0.63※※
           注: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88 164(56.9%) 60(21.5%) 52
(18%)
9
(3.1%)
279(96.2%)
对照组 279 104
(37.1%)
47
(22.5%)
66
(23.8%)
46
(16.5%)
232(83.4%)
注:经Ridit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体疗效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88 162
(56.4%)
63 (22.1%) 51
(17.7%)
11
(4.4%)
275
(95.5%)
对照组 279  
100
(35.9%)
 
61(21.9%)
 
64
(22.9%)
 
53
(19.1%)
 
225(80.8%)
注:经Ridit分析,两组患者6个月随访时的总体疗效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5.病案举例
    梁某某,女,55岁,香港荃湾人,因长期伏案工作,颈部疼痛伴双上肢及手指麻木3年余,现加重1周。患者因连续熬夜加班,随之出现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在当地门诊进行推拿、牵引等方法,效果不明显,经人介绍于2016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来时症见:患者颈部疼痛明显并向双上肢放射,前屈后仰活动受限,全手麻木,局部肌肉紧张、僵硬,颈肩部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舌红,苔薄白,脉沉细。X线片: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钩椎关节增生。中医诊断:项痹(肝肾亏虚) 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按照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筋骨针治疗3次后,患者颈部及双上肢疼痛、麻木明显减轻,颈部活动度明显改善。1疗程后患者痊愈,疼痛、麻木消失,活动自如,后嘱其进行颈椎康复性锻炼,随访一年未复发。
6.讨论
祖国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6]。《证治准绳》云:“颈痛头晕非是风邪,即是气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气停血瘀,“不通则痛”。本病多为中老年体弱或损伤日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风寒湿三邪乘虚侵入人体,留著关节,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所致。[5]本病是以肝肾亏虚为本、经脉不利为标,病性属“本虚标实”,故治疗多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为法。
引发颈椎病的原因归纳有:患者椎周软组织硬化,增生退变,压迫或刺激颈脊神经根,使支配区域血运障碍,使肌张力下降,严重者持物有失落感。尤以下部颈椎C4-7**多见。②因头颈部急慢性损伤或积累性损伤,使软组织损伤形成无菌性炎症、结疤粘连,刺激压迫颈肩部神经所致。③韧带和关节囊损伤  在颈椎和颈脊柱局部与全段性损伤中,必然伤及韧带、关节囊组织[3]
传统针灸以选经腧穴为治疗目的,主要选取督脉两侧的颈夹脊穴,督脉中的大椎穴,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以及经外奇穴颈百劳穴,通过穴位刺激经络、疏通经络、振奋阳气等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但对于后期神经根型颈椎病卡压比较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欠佳。
筋骨三针法可以松解病变局部软组织筋膜结节,解除病变局部血管神经的压迫和牵拉,同时可以在麻木的部位进行经筋飞挑或者筋膜叩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既有微创针刀松解筋结、分离粘连、减张止痛的功能又有针灸疏经通络、调整内脏平衡的功能[5],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筋骨三针疗法比传统针灸更具有确切疗效。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是在传统九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传承创新的中医微创疗法。针法创新方面,在传统的针灸针法基础上进行传承创新,例如在青龙摆尾针法的基础上创新出筋膜弾拨松解法和筋膜扇形松解法,在白虎摇头针法基础上创新了筋孔旋转松解法。该疗法的治疗原理为“关为经之阻,骨突筋之结,结为痛之根”[5],作者认为,软伤疼痛的主要病因是由于筋结的形成,造成局部气血不畅,“痛则不松,不松则痛”。而关节周围的骨突点,则是肌肉筋膜的力学应力点,病理学损伤点,是筋结的形成点,同时也是筋骨针法的进针点,作者并总结出了:“筋经走行,结于骨峰;骨突筋结,动静交融,骨突侧方,血管神经,关节骨突,三点相应;筋经结节,软伤疼痛;针法松解,筋结为宗”,为中医微创针法提供了新的诊疗依据[5]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既可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远期疗效也较为理想,实为目前治疗该病较好疗法,值得广大临床医生广泛推广应用,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参考文献
[1] 刘清华.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08例[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5,(12):199-200.
[2] 吴汉卿,吴军尚.中医筋骨三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5.
[3]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4-5
[5] 吴汉卿,吴军瑞.筋骨三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6.
[6] 吴汉卿,吴军瑞.中医筋骨三针法与十四经筋肌筋膜动力区带[J].世界针灸杂志2016,26(03):43-48.